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今年5月,將迎來第十個“南通企業家日”。近期,從中央到地方持續加密政策、加大力度,不斷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,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。從今天起,市工商聯、南通日報社聯合洋河股份推出“敢為善為勇挑大梁”系列報道,聚焦江海大地上民營經濟千帆競發的生動圖景,講述新時代新征程廣大通商弘揚張謇企業家精神,搶抓機遇、勇立潮頭的動人故事,展現各部門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生動實踐和經驗啟示。
近日,江蘇京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京源環保”)與印尼英丹集團達成共識,雙方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,在環保技術合作、產業鏈協同以及東南亞市場開拓等諸多領域,攜手邁向共創共贏的新征程。“此次合作是京源環保國際化戰略的關鍵一步,也是公司踐行‘一帶一路’倡議、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實踐。”盡管當下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增加,京源環保董事長李武林對走出去依然滿懷信心。
京源環保走出去的底氣,來自過往26年的劈波斬浪、一往無前。時光回溯至1999年,彼時,“掌門人”李武林通過國際信息的交流,了解到國外污水處理行業起步較早,到上世紀90年代,發達工業國家的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到80%以上。以前瞻的眼光和非凡的膽識,他毅然踏入一片充滿未知與挑戰的領域。李武林帶領團隊成立京源環保,開啟一段意義非凡的征程。上世紀90年代,中國經濟發展迅速,但環保問題尚未得到普遍重視,在那個時候進入工業水處理行業,市場容量并不大,很多人不看好。“當時我們主攻電力行業,這個行業對環保要求高。”盡管開局艱難,李武林苦中有樂,他堅信,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綠色循環發展理念的更迭,工業污水處理需求會不斷增長,市場前景廣闊。
“民營企業要與國家戰略、政策導向同頻共振,始終保持定力,在競爭中成長壯大。”秉持這一信念,李武林在注重練好企業內功的同時,對產業趨勢和細分賽道格外關注。2010年,在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,政府愈發重視生態環境保護,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,強調發展方式綠色轉型。李武林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,他決定帶領京源環保轉型升級,步入新的發展階段。在傳統環保水處理“達標排放”基礎上,京源環保自我加壓,提出“零排放”理念。不久后,公司開始籌劃新三板掛牌,李武林坦言,這么做的目的主要有三個:籌集資金、招攬人才、擴大知名度。
自新三板掛牌起,京源環保便如破繭之蝶,開啟騰飛之旅。2020年4月9日,公司登陸上交所科創板,成為南通科創板上市的“開路先鋒”,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。其戰略布局更是高瞻遠矚,于西安、北京、廣州設立分公司,在印尼成立了子公司,業務覆蓋全國各地以及“一帶一路”海外市場,為電力、化工、冶金、電鍍、印染、制藥等行業的龍頭企業實施了近1000個水處理工程案例。通過先進的技術、豐富的經驗,構建起涵蓋全產業鏈的綜合服務體系,引領行業向高質量、可持續發展方向穩步前行。
李武林把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。作為環保行業的“優等生”,京源環保以“美麗家園,源流百世”為使命,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打造科技創新的“源頭活水”,在工業水處理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先進技術。截至目前,公司已擁有20余項自主核心技術和168項知識產權,是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、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。
李武林常說:永遠不要以今天的技術局限,阻止對未來的投入。在他看來,環保產業正處在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,必須推動環保技術與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。京源環保在深耕環保水處理領域的同時,積極部署“環保+AI”的戰略,利用AI人工智能技術,結合傳統水處理行業的應用場景,讓AI人工智能更好賦能智慧環保的數字化運行。今年2月,京源環保在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上接連發布兩款創新產品:“京源·太乙1號”DPU存算一體機和“京源·慈航1號”AI加藥一體機,這兩款輕量級AI一體機的問世,可幫助生產型、環保型企業以低成本快速擁抱AI技術,提升環保產業智能化水平。
“我們致力于通過‘環保+AI’,讓每一滴污水都能被智慧管理,讓每一份環保數據都能創造價值。”多年來,李武林在守正創新中夯實企業根基,筑牢發展“壓艙石”。“企業家不僅要創造經濟價值,更要回饋社會。”企業關注員工身心健康,把助力員工成長視為重要的社會責任,鼓勵他們從日常工作中尋找創新點,進行發明創造、技術攻關和技術革新;企業向南通市兒童福利中心和南通市社會福利院予以愛心捐贈;向北京師范大學捐贈設立“京源-京師生態環境獎學金”參與前沿環保技術新污染物治理的研發、為社會培養環保人才……實現企業自身健康發展與社會責任擔當的平衡,不僅體現了企業家的魄力與智慧,也是通商對張謇企業家精神的一種傳承。
采訪中得知,李武林來自河南,之所以選擇在南通開啟創業征程,是緣于對南通伙伴的好印象。“南通人民給我的印象是樸實、勤勞、能吃苦,這里有著良好的創業環境,政府對創業者更是大力扶持。在這里發展,我們信心滿滿!”
京源環保的企業價值觀由三個詞組成,分別是專注、分享、融和。李武林重點提及“融和”二字,他解釋道:“融和,即和而不同。”這不僅是企業內部的文化理念,更是與南通“包容會通、敢為人先”的城市精神不謀而合。這種精神的契合,仿佛是命運的安排,讓李武林與南通緊密相連,在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上,以拼搏為筆,以汗水為墨,持續書寫著京源環保的創業傳奇。